關 鑫
很多年輕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受到不公平對待,,感覺自己沒有遇見伯樂,,屈才,。“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其實世上并不缺少伯樂,,只是很多人都不認識他,。
伯樂姓孫名陽,春秋郜國人,。少時離開故土,,歷經諸國,最后西出潼關,,到達秦國,,成為秦穆公之臣。當時秦國經濟以畜牧業(yè)為主,,多養(yǎng)馬,。同時為了對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騎士,還組建了自己的騎兵,。故對養(yǎng)育馬匹,、選擇良馬非常重視。
孫陽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選擇相馬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yè),。因其“善馭馬”,在秦國富國強兵中功勛卓著,,被秦穆公封為“伯樂將軍”,。
伯樂老年時,兒子也想學習相馬,,伯樂就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寫了一本“相馬經”,,兒子把父親寫的條條框框背得爛熟于胸,照著書中描述出去轉悠半天,,找到一只大蛤蟆——“相馬經”上描寫千里馬的外形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子好像壘起的酒藥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僅看外形,想到得千里馬是不可能的,。
從《莊子·馬蹄》里,,我們看到伯樂對待陌生的野馬,,先是“燒之、剔之,、刻之,、雒之”,燒掉過長的馬毛,,剪去野性的馬鬃,,鑿削堅硬的馬蹄甲,給它身上烙制印記,。再“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皂棧。”給它戴上籠頭,,連上絆馬索,,把它們拴到馬槽子邊上,給它們編號讓它們擠在一起……這么一折騰,,受不得氣的自由主義者郁郁死去,,“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誰讓你野性不改,?誰讓你桀驁不馴,?過于自我的,總是在第一輪便被淘汰出局,。
真正的“馭馬”才剛剛開始,。伯樂的做法是:餓了不給它草料,渴了不給它喝水,,讓它們駕車狂奔,,讓它們像戰(zhàn)馬在疆場上驟然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讓它們行動聽從統(tǒng)一指揮——前有馬口橫木和馬絡頭攥在主人的手里,,后有皮鞭和竹條的鞭策威逼,“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后有鞭筴之威”,,馬受命于主人,只能在恐懼中任人驅馳,。這樣,,剩下的馬兒又死了一多半了,。
《宋史·岳飛傳》中,岳飛對“良馬”的定義是:“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真正的千里馬,,是經歷過千錘百煉,,經過無數(shù)考驗而精挑細選出來的,真正的千里馬懂得節(jié)制,,能忍辱負重,,不逞一時之強。真正的千里馬,,會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經受困境的考驗,,經受苦難的磨礪——面對伯樂的馭馬術,,還有誰,敢說自己是千里馬,?
或者選擇終老荒野,,自由自在做一匹脫韁的野馬;或者選擇建功立業(yè),,迎接命運帶來的挑戰(zhàn),。伯樂就在我們身邊,他不會只看誰的文憑,,不會只看虛偽的表象——是千里馬還是蛤蟆,,出去遛遛,便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