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俊華深入賀州開展重點提案督辦調研時提出 加強南嶺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建設 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銘率隊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學習
- 錢學明赴南寧,、欽州、貴港調研時提出 科學規(guī)劃運河產業(yè)布局 打造廣西發(fā)展新增長極
- 何辛幸出席自治區(qū)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暨全區(qū)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工作經驗交流會
- 2025年“中國書畫名家壯美廣西采風行”活動舉行
- 自治區(qū)政協(xié)機關召開2025年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暨2024年度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議
邊海之城,,國門東興,。東興市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和陸地邊境線西南交匯處,與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是我國與東盟唯一海陸相連的邊境口岸城市,。區(qū)域總面積590平方公里,陸地邊境線長39公里,,海岸線長50公里,。
東興,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會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fā)生,。
烽火中的責任和擔當
僑批,簡稱“批”(福建方言或者潮汕話都稱“信”為“批”),,俗稱“番批”“銀信”,,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僑批是華僑移民史、創(chuàng)業(yè)史及廣大僑胞對居住國和祖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所作貢獻的歷史真實見證,,尤其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研究價值。2013年6月,,以福建僑批和廣東僑批為主的“僑批檔案”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作為海外僑胞和故鄉(xiāng)人民的集體記憶載體,抗戰(zhàn)僑批向世人傳遞著戰(zhàn)爭背景下海內外中華同胞團結一致的聲音,。
“東興匯路”,,是指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以越南芒街為突破口,,廣西東興為樞紐,,將東南亞的僑匯線路由東興沿著廣西、廣東內陸地區(qū)秘密轉到潮汕這樣一條蜿蜓曲折的僑匯路線,,當年經此地過往人流的足跡和批信的戳記,,成為東興歷史中支援抗日救國的又一見證。東興,,作為東興匯路的中轉樞紐,,在特殊的戰(zhàn)爭年代,倚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代替了香港的國際金融樞紐位置,,對拯救潮汕民眾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僑批文化發(fā)展史上及挖掘研究中都不應該被遺忘,。
回首歷史,,早在600多年前,,就有廣東的廣州、潮州和福建泉州等地的商人以帆船運載貨物到東興市江平鎮(zhèn)銷售,。越南商人從海上來江平進貨,,銷往東南亞各國,開啟了東興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程,,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的重要門戶,;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的國際鐵橋建成,,因為交通便利,,雙方邊民和商賈往來互市貿易更加頻繁,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從此形成了國際海陸貿易通道,,東興初現繁榮,。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太平洋侵略戰(zhàn)爭,,香港和東南亞半島相繼淪陷,。香港的港口被封,貿易停頓,,市場凋零,,生產廢弛,貨幣貶值,,銀行遭掠奪,,糧運不繼,民不聊生,。
歷史,把責任和擔當,,降臨在東興頭上,!作為當時中國西南沿海唯一對外開放的口岸,更多的國際支援中國的軍需品,、救濟物資以及外國商品源源不斷地進入東興,,主要通過海運運往全國各地,小小的東興鎮(zhèn)年貿易額竟達數億元以上,。當時的東興港常有二三百艘船舶沿北侖河布滿我方一側碼頭,。小小的東興,當時有商戶3000多家,,商業(yè)異常繁榮,。中越各地大小商賈云集互市,川流不息,,甚至通宵達旦,,更兼法國殖民主義者在越南芒街招商,,開辦了賭場、舞廳,、酒樓,、妓院等,界河兩岸,,燈紅酒綠,,笙歌達旦。同時,,日軍野蠻掠奪香港金融業(yè),,切斷海上僑批之路,迫使東興匯路開通,,東南亞的僑匯從越南源源不斷地流經東興,,重慶的4家國有銀行在東興設立辦事處,裕華銀行等4家私營銀行也進駐東興,,小小邊陲小鎮(zhèn),,居然有8家銀行控制金融市場,從中也可窺見東興的繁榮景象,,促使東興在抗日戰(zhàn)爭后期香港淪陷時期,,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位置;也促進了東興的經濟更加繁榮,,有“小香港”之稱,。
東興匯路以東興為樞紐,東南連接越南,、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各國,東至廣東汕頭,,向廣東潮汕,、興梅和福建南部的泉州、晉江等部分地區(qū)擴散,。根據本土教育家毛湘澄記載,,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興有合興,、和祥莊,、趙開鉗等20家僑批館,東興人創(chuàng)辦的有10家,,潮汕人創(chuàng)辦的有10家,,足見潮汕與東興兩地的僑批業(yè)關系非同一般,而兩地僑批業(yè)者在烽火中歷盡千難萬險穿越國統(tǒng)區(qū),將無數的批信,、批款成功地輸送到潮汕和泉州僑鄉(xiāng),,解救了粵閩僑鄉(xiāng)民眾,聯結了東興與粵閩的僑屬親情,。
誠如拓辟僑批東興匯路的潮汕籍資深僑批業(yè)者陳植芳的兒子,、僑批研究專家陳勝生所言:“歷時3個半年頭的東興匯路,是僑 批從以香港為樞紐的傳統(tǒng)海路遞送轉為以東興為樞紐走陸路遞送的重大轉折,,東興匯路這一段戰(zhàn)時僑批運作就是僑批歷史上最為精彩的成功演繹,,它凸顯了沒有拿槍的民間僑批業(yè)者愛國、愛家,、愛僑的英雄氣概,;凸顯了邊寨東興隱含的國門區(qū)位重要價值;它凸顯了三個世紀以來民間僑批業(yè)者遞送僑批在東西方交通,、金融,、郵政、歷史,、文化間碰撞和交融的特色成果,。與個體水客或個別批局遞送僑批相比,東興匯路以其規(guī)模性,、集約性,、時代性等特征詮釋了‘僑批誠信精神’。它在抵御侵略,、拯救生命,、振興經濟等方面發(fā)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也為東興市在新形勢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提供了積極的歷史經驗?!?/p>
東興和潮汕僑批業(yè)者冒著生命危險,,歷經千辛萬苦遞送僑批的行為也體現出獨特的愛國愛家、敢為人先,、盡心為民、堅韌不拔,、勇于拼搏,、不畏強暴、篤誠守信的東興匯路精神,。這些精神,,一直激勵著東興人民,在新時代的東興,也仍然有現實意義,。
新時代的機遇與成就
放眼今朝,,今非昔比!中國改革開放40年,,東興以更輝煌的成就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如今的東興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核心區(qū)域和西南、泛珠三角與東盟經濟圈結合部,,是“一帶一路”和國際陸海通道的重要節(jié)點,,是中國與東盟最便捷、最理想的國際陸海通道,,是中國連接東盟和國內最便捷,、通關效率最高的口岸城市。2018年,,東興口岸出入境總數高達1219萬人次,。2018年, 東興市跨境金融,、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加速發(fā)展,跨境人民幣結算 289.24 億元,, 其中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 252.99 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 150.44 億 元;經東興口岸進出口貨物累計 39.39 萬噸,,出入境車輛累計 4.24 萬輛次,;外 貿進出口總額 269.12 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 35.29 億元,;電子商務發(fā)展指數進入全國縣域20強,,位居西部第一,五獲“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稱號,;榮獲“2017 —2018 年中國電商示范百佳縣”稱號,,東興位居全國第七名。近年來,,東興市電商發(fā)展迅猛,,全市電商企業(yè)達 2592 家,就業(yè)人數超過 1萬 人,。
展望未來,,新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深入推進,面對國家推進沿邊重點地區(qū)開發(fā)開放的新機遇,,東興將不辱歷史使命,,繼續(xù)推進邊境地區(qū)的開放發(fā)展,;釋放“海”的潛力,,激發(fā)“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繼續(xù)按照“前岸中區(qū)后城”城市空間發(fā)展布局,,構建邊海聯動經濟新體系,;全力探索鞏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xù)搭建沿邊開放合作新平臺,,充分釋放開放先行政策新活力,,構建中國—東盟戰(zhàn)略合作示范區(qū);堅持“國際視野,、國家定位,、國門形象”標準,構建邊關特色,、民族風情和東盟元素“三融合”魅力國門城市,。在沿邊重點開發(fā)開放上多創(chuàng)亮點、在沿海深化拓展上快速升級,、在沿江沿線布局上打基礎謀長遠,,努力建成沿邊開發(fā)開放引領區(qū)、中國—東盟戰(zhàn)略合作示范區(qū),,打造“富強,、開放、魅力,、幸福,、和諧”的邊海宜居國門城市形象。
后續(xù)保護和開發(fā)
中國僑批,,以獨特的不可再生的特色,,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于2013年6月1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記憶名錄》,,至此,,中國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文獻遺產共有9項。僑批東興匯路作為中國僑批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東興市迄今為止首個有內容和資料參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顯示出東興具有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東興市要乘著這股春風,,做好僑批東興匯路的保護,、研究、開發(fā)和宣傳工作,,提升東興市的文化軟實力,促進東興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文化產業(yè)的多元化發(fā)展,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和跨境旅游合作區(qū)的建設,。
關于對僑批東興匯路的保護,、研究、開發(fā)和宣傳的思考,,將致力于如下幾點:
首先,,對僑批東興匯路實施全方位、多渠道的搶救保護,。
1. 對現有存世的僑批文物舊址進行挖掘和保護,。目前已挖掘、修繕,、保護位于建設街的東興僑批館,,并開放讓游人參觀;下一步將對黃泰記僑批館舊址,、中山路32號進行保護性開發(fā),、開放;同時,,不斷挖掘未曾發(fā)現的僑批館舊址,;會同相關部門將這些僑批館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2. 加大僑批東興匯路文獻的征集力度,,豐富東興僑批館的館藏,。我們在全市發(fā)布了征集僑批東興匯路相關線索文獻和實物的啟事;2019年4月初,,我們在“五洲筑夢·海外華僑華人防城港(東興)聯誼大會”上,,向參會的300多位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也發(fā)出了征集僑批東興匯路相關線索、文獻和實物的啟事,;今后,,我們將加大與廣東汕頭僑批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檔案館的學習和聯系,,尋找與僑批東興匯路相關的文獻資料。
3. 要從文,、物,、音、像著手,,多方征集,、保存僑批文物資料,進行僑批文獻數字化建設,,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從廣東,、福建兩省各級有關僑批研究部門創(chuàng)建的僑批檔案數字平臺搜索與東興匯路相關的文獻資料,,建立東興僑批匯路文獻資料的數字平臺,實現數字化共享平臺,,快速檢索,,以便有利于僑批研究者和公眾有效利用。
其次,,加大對僑批東興匯路的研究,。
“墻里開花墻外香”,東興對僑批東興匯路的研究起步較晚,,最先是由民間組織“東興僑批匯路文化研究協(xié)會”會長林惠江在六七年前關注,、研究并保護建設街的東興僑批館開始。2016年,,東興官方有關部門和機構也著手致力于對僑批館進行保護,、修繕和開發(fā),并由東興鎮(zhèn)和公園社區(qū)開展初步的研究,。2018年6月,,東興市政協(xié)把對僑批東興匯路的研究納入文史工作,并組織調研小組編撰《東興僑批文化》一書,。7月,,市政協(xié)組織調研小組成員到東興匯路的終端廣東省汕頭市、福建省泉州市參觀考察,、搜集資料,,收獲甚豐。2018年8月24日,,東興僑批匯路文化研究協(xié)會在東興東海大酒店舉行首屆東興僑批匯路文化研究座談會,,來自廣西、廣東的僑批研究專家,、學者及僑批館后人等有關人員共20多人參加了會議,,推動了東興對僑批東興匯路的研究;2019年4月2日至4月4日,,“五洲筑夢·海外華僑華人防城港(東興)聯誼大會”在東興召開,,來自海外的華僑華人300多人以及國內200多名嘉賓歡聚東興。作為聯誼大會主要活動之一的“東興匯路文化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廣西,、廣東,、福建的10多位專家、學者發(fā)言,,為東興匯路的保護,、研究、開發(fā)積極建言獻策,。今后,,我們還將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并在條件成熟時,舉辦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挖掘和開發(fā)僑批東興匯路歷史,。同時,加強僑批文化研究隊伍的建設,,提升隊伍的研究水平。
第三,,加大僑批東興匯路的開發(fā)力度,。
深入挖掘僑批東興匯路資源,突出特色文化元素,,打響東興匯路品牌,,將東興僑批館、東興匯路納入國門景區(qū)旅游項目,,與越南,、東南亞的文化旅游發(fā)展對接。2016年,,東興僑批館完成修繕開放后,,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入館參觀;東興僑批館還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許多機關單位和學校都組織職工和學生到館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下一步,我們將對一批東興僑批歷史舊址進行保護和開發(fā),,促進僑批東興匯路的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承和弘揚,。
第四,加大僑批東興匯路的宣傳力度,。
僑批“東興匯路”的名稱已在中國僑批檔案中入檔留存,,并隨著《世界記憶名錄》的獲批而聲名遠揚,加之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福建電視臺、廣西電視臺,、汕頭電視臺,、廈門電視臺、防城港電視臺以及防城港日報等傳統(tǒng)主流媒體對東興匯路的宣傳,,僑批東興匯路已成為中國僑批文化的一個符號,,更是東興的一張歷史和文化名片,我們要保護好并發(fā)揚光大這張名片,,開展東興匯路“品牌化”宣傳,,彰顯東興匯路品牌魅力,,全方位多渠道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展示僑批東興匯路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抗日精神和愛國愛家的情懷,。
1. 加大和創(chuàng)新僑批東興匯路的保護、研究,、開發(fā)力度,,吸引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的關注和報道。
2. 借力網絡等新媒體平臺,,通過網絡,、微信公眾號對僑批東興匯路進行展示和傳播。
3. 組織文藝創(chuàng)作人員將僑批的經典素材,,經過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通過舞臺的藝術形象還原再現當年水客、批局傳遞批信的故事,,通過舞臺藝術人物的精彩演繹,,將批局及華僑移民、華僑匯款,、華僑支援抗戰(zhàn)等情節(jié)以藝術形式展現在當代人面前,,以加強直觀宣傳效果。還可邀請專業(yè)人員制作僑批東興匯路的動漫藝術作品,。2019年9月29日,,東興市政協(xi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協(xié)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上,編排了故事舞蹈《僑批吟》,,由20多名政協(xié)委員參與演出,。
4. 與郵政部門商議,發(fā)行東興僑批館東興匯路小行章郵票,,多方面,、多角度大力宣傳僑批東興匯路。
5. 條件成熟時,,赴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舉辦僑批東興匯路專題展,,促進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間的友誼。
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保護,、開發(fā)僑批東興匯路文化,充分利用好僑批東興匯路文化資源優(yōu)勢,更好地推動東興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不斷增強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東興參與 “一帶一路” 建設, 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發(fā)展新篇章提供強大的精神和文化支撐,。文
(作者為東興市政協(xié)主席)